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5|回复: 4
收起左侧

[网摘] CMA官方报告:立夏以来南方持续强降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最前面:CMA的官方报告,其中关于夏季风的“官方”说法,仅供参考。如全信之,将无法解释南方降水的猛烈程度。

5月5日以来我国南方持续出现强降雨
冷空气频繁和有利水汽条件是主要原因

摘要:5月5日(立夏节气)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强降雨,呈现出强降雨过程频繁集中、局部地区降水强、灾害影响广致灾重等特点冷空气活动频繁和有利水汽条件是南方地区持续强降雨的主要原因。目前正值华南前汛期,预计5月下旬南方地区雨水仍然较多,部分地区降雨仍然较强,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防范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暴雨洪涝、泥石流、滑坡、内涝等灾害。
      
气象部门将继续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及时订正预测预报结论,提供滚动气象服务,尤其将加强延伸期和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短时临近预警。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5月5日以来南方持续强降雨天气特点分析
     
5月5日以来(5月5日至5月19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江南、华南大部降水量有100~200毫米,其中广东中部和北部、江西大部达200~3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300毫米(图1)。广东中部和北部、江西、湖南东部、浙江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其中广东中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东南部偏多1~2倍(图2)。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5省平均降水量164.0毫米,较常年同期(103.8毫米)偏多58%,较前4年明显偏多(图3)。


1.jpg


2.jpg


3.jpg


5月5日以来南方强降雨天气呈现出强降雨过程频繁集中、局部地区降水强、灾害影响广致灾重等特点。
      
强降雨过程频繁集中。5月5日以来,南方地区在近半个月时间内就集中出现了4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5月5日至7日、5月9日至11日、5月12日至14日、5月16日至19日。江南、华南降雨日数普遍在8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0天。


局部地区降水强。今年4月22日广东进入主汛期,较常年(4月14日)偏晚8天。虽然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360.4毫米)较常年同期(366.6毫米)略偏少,但正是由于强降雨过程频繁集中,导致局部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记录。5月5日以来,广东广州(446.0毫米)、韶关(384.5毫米)、南雄(314.7毫米)降水量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大值。5月6日08时至7日08时,广东连平、增城降水量分别达203.1毫米、175.3毫米,均突破当地5月份日降水量极值;增城、东莞小时最大降水量分别达126.4毫米和107.4毫米,均为历史之最;广州降水量达213.0毫米,接近5月份日降水量历史极值(1989年5月17日,215.3毫米),其中1小时和3小时最大雨量分别达99.1毫米和199.5毫米,均破历史记录。
      
灾害影响广致灾重。持续强降雨造成南方多个省(区、市)遭受暴雨洪涝及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其中湖南、广东、重庆、江西受灾较重。湘江、漓江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赣江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水位,北江支流江发生196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广州市区内涝严重。5月5至6日,因雷雨天气华南地区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6日,京广线韶关段因泥石流掩埋铁路造成行车中断。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5月以来南方持续强降雨成因分析
      
冷空气活动频繁。去冬今春,中高纬地区冷空气异常活跃,不断南下影响我国,且冷空气路径偏东。5月以来,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5月3日至7日、8日至10日、12日至14日、15日至19日先后有不同强度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尤其是5月3日至7日,一次较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有利的水汽条件。5月以来,由南半球越过赤道并转向经过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向我国南方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此外,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也不断有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



上述两支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与频繁的冷空气主要在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交汇,导致对流发展旺盛,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分割线************

按:21CMA的民间说法,则是气候带漂移下的东北涡(北支频繁,冷空气活跃)+非典型厄尔尼诺转拉尼娜过程中的变态庞大的副高+于5月4日建立的夏季风形势(未获得NCC官方承认,但国外机构基本认可)导致南方持续频繁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形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5月下旬南方大部地区雨水仍然较多,需加强灾害防御
      
预计5月下旬南方大部地区雨水仍然较多,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东部等地降水量普遍有50~90毫米,部分地区有100~26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将比常年同期偏多3~5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左右。主要降雨将出现在5月20日至23日、27日至29日。
      
4.jpg
      
预计20日至23日,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自北向南将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总降水量普遍有30~90毫米,部分地区可达100~180毫米(上图)。


5月以来,大气环流出现从冬季型向夏季型的调整。预计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将较常年同期(5月第4候)偏晚,而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往往伴随着华南地区出现强降水。目前正值华南前汛期,预计5月下旬南方地区雨水仍然较多,部分地区降雨仍然较强,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防范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暴雨洪涝、泥石流、滑坡、内涝等灾害。
发表于 2010-5-19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楼
有利的水汽条件。5月以来,由南半球越过赤道并转向经过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向我国南方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此外,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也不断有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
  
上述两支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与频繁的冷空气主要在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交汇,导致对流发展旺盛,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这说法已经承认了越赤道气流的建立和加入。
  
今年气候背景特殊,越赤道热带季风和副高引导的副热带季风混合得比较厉害,导致国内现行标准暴露弊端,所以文中用了“有利的水汽条件”的用词进行模糊化。
  
我国现在的各种标准,定量繁多,结果最多适应30年尺度,甚至连30年尺度都难以适应。
  
所以在制订标准时,应该注意查证古人的观点和历史记录,才能制订出适合本质的标准。
  
这跟现在的教育体制、科研机制、食品标准等等的死板与不作为,都是同出一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4:46 , Processed in 0.0256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