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0627
收起左侧

[天气图分析] 12月7日(大雪)天气图分析试练帖之看图回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TO:LI
  
本来觉得你的问题又多又“臭”,所以干脆不画图用描述。但是,却在21CMA会员答题中,发现一些基础问题,估计其他人更加意外。建议将截止时间延后到今晚23:59,以便联系更多人参与,摸个底。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干脆把截止时间直接延迟到10日23时(就算今晚最后一分钟截止,我也得等到明天晚上才能发布我个人的“答案”)。

当然,对照老将的回答,我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问题。比如,我一直认为700hpa的槽线可以近似看作切变线,而且忘了一个重要的原则:某一个静止的时刻的天气图,如果不配合之前的天气图并作出合理外推,是无法准确地对天气尺度系统作出定性判断的。这个时刻就是经典的例子,光看00UTC,不会想到鄂海脊即将崩溃的。

最后,希望未参加回答的会员踊跃参加。这是提高的机会,不参与是不会有太多的感触的。

摸索学习,就是一错再错,错了再从头。关键是,要清楚自己错了、怎么错的,以后怎么规避。

比如卫星云图的分析,我第一帖就错得离谱。也没关系啦,吸取教训,好好学习,以后再来就是。
发表于 2009-12-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层形势:
  
a.东亚沿岸582线
  
b.孟湾槽上游地中海槽推动,北支槽旋转,冷平流处于缓慢加深的状态
  
c.判断库页岛-北海道附近的高空冷涡的性质:锋面气旋冷涡,无明显散合,但低层可见强烈冷平流
   
d.300HPA自北到南分别为北、中、南支
   
3.中低层形势:
   
a.850-700HPA图中绿色点区域
   
b.标出切变线的大致位置:850HPA圖中0度线冷舌处的绿色点区域
   
4.低层形势:
   
a西南涡就是850HPA西南的L和1500半闭合线;东风回流就是地面
   
b.标出冷高和蒙古东部地区的流场,以蓝色线表示:
冷高地面图中的3个H和1032闭合等压线
  
c.?
   
d.华东沿海岸,西部850HPA沿105E
  
5.华东沿海岸,925HPA沿110E
   
6.冷高低層滲透+东风回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10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专业书籍(太多书要看,气象类的等有空才有机会了...或请各位高手推荐入门书籍?),仅由论坛潜水所得,勉强试答...


10.png
20.png
30.png
50.png
70.png
85.png
85 - 1.png
92.png
s.p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所有人都加分鼓励先……

TO agomd:推荐《天原》。目前是冬半年,从寒潮章节开始看,然后看东亚季风部分。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再有,要有气候学常识:现代气候学概论

友站:“云飞扬气象”,有空去看。看书自学比在论坛瞎摸索好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截止不足3小时。先开放除了老将的回答之外的其他人的回答,给一个对照的机会,也好让参赛者消化一下。

请注意:不是所有回答均为正确。试试看自己能挑出别人的错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截止。公开老将的答案,并附上我个人的回答。

################分割线##################

1.高层形势:请指出,300hpa到100hpa的急流区域。

300hpa急流(75kt以上)区域:喜马拉雅山及以南的东印度、孟加拉地区;中国云南省、四川南部、湖南省、华南地区、福建省、台湾省;俄国南部与蒙古国交界处;蒙古东部;东海南部、日本以南和以东的太平洋海区



200hpa急流(75kt以上)区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印度半岛中北部、缅甸北部、中国的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山东省、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朝鲜、日本大部、日本以东和以南海区



100hpa急流(75kt以上)区域: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四川省、长江沿线地区(30N附近)、东海、日本以南和以东海区



高空急流:入口辐合,出口辐散。

高层高空急流的出口处,代表着天气系统的高层辐散。出口处高空急流越强大,说明天气系统高层辐散情况越佳。

由于导致降水的水汽,主要集中在大气对流层的中层和低层(95%以上在400hpa层面以下),高空水汽对降水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层形势:

a.标出东亚大槽的大致位置;
b.判断鄂霍次克海和孟加拉湾的槽脊形势,作出相应标注;
c.判断库页岛-北海道附近的高空冷涡的性质;
d.另起一张图,作出西风流场,并分出南北二支。


a.东亚大槽,在冬季的平均位置,是在亚洲东岸,一般在140E附近。大槽槽线一般较深(东亚大槽为长波槽)。图中日本以东的槽勉强可以算作东亚大槽(5200闭合圈引出,到5700线附近)。

东亚大槽当然是经向的竖槽,而不是纬向的横槽。Noy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

东亚大槽位置,夏天和冬天刚好反相(夏天140E是脊位,大槽在100E附近,且位势较浅;冬天100E附近一般为脊位)。



b.图中鄂海为脊位,迫使高纬度的西风绕流(曲率颇大),类似于阻塞的形势(尽管这里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阻塞高压)

不过,根据6日12UTC和7日00UTC(本图之前、之后12h的时刻)东亚地区500hpa高度场的形势,进行外推,得出的结论是,鄂海脊趋于崩溃。而新的鄂海脊,将在中期的时间尺度里(3-5天)重建。

我们在本例中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一张静止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并无法准确地对某个区域的天气系统的形势和演变趋势作出定性判断(只有一个时刻,无法合理外推)。这一个结论,需要切记,否则有可能导致主观判断的偏差(对某项事物,只看到对支持自己论断有利的部分内容,而选择性忽视其他内容。特别是在缺乏合理的外推逻辑分析的时候,变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鄂海地区,一直到平流层层面,都是偏暖的异常状态。这一地区未来重建的阻塞形势,对整个大雪节气的天气形势演变,都可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印缅一带暂时是槽位,有利于孟湾暖湿气流向下游传送,利于下游区域——中国南方降水的产生。特别在冷空气的配合下,长江以南普遍可有小到中雨,陕西、川西高原一带可有弱的降雪。


c.库页岛-北海道附近的高空冷涡,自下而上都是低压系统(地面直到300hpa均为闭合低值系统。在200hpa未见闭合圈,但是有一暖心,显示位势低)。这说明这个冷涡是一个深厚的动力低压系统,对应的是一个锢囚的温带气旋(温带低气压,为冷性低压)

高空冷涡,一般在其西南、南到东南面,都有阵性降水产生。

根据《天原》的北半球平均位势形势图,北半球冬季极涡平均分布为偶极型,东亚部分的极涡闭合圈为5080位势米闭合圈。据此的基本判断是,只有低于5080位势米的深邃低涡系统,才有可能被定性为极涡。库页岛-北海道附近的高空冷涡,是原东北冷涡东移加深而成的,且同期北亚偏心极涡并未东移与之合并。所以,这个高空冷涡不能定性为“准极涡”。简单来说,极涡是冷涡,但是冷涡不一定就是极涡。


d.西风流场的考察不再多说了。西风的南界一般是5760位势米线。中纬度西风,分支在高原以南的是南支,绕流高原以北的是北支。高纬的西风,是偏心北亚的极涡的流场的一部分,受到鄂海脊的阻挡,被迫绕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3.中低层形势:

a.描述中国境内,本层面的湿区大致范围;
b.标出切变线的大致位置。



a.700hpa层面,中国境内的湿区,由于西南暖湿通道的打通而有所增多。

700hpa湿区,包括高原的北部和东部、陕甘地区、四川北部、中原地区、山西南部、湖南、湖北、贵州、广东、福建南部地区等地。此外,在内蒙古东北部也有较小区域的湿区。

b.在同一等高面上,所能看到的,是水平风切变的切变线。主要根据风向来作出。当图中测站密度足够,且精确度够高时,还可根据风速作出水平风速切变线。在本图中,可作的是粗略的水平风向切变线,如绿色曲线标注所示。

在西北地区东部和四川北部一带,风向切变主要是西南风和西北风的切变;在长江中游一带,风向切变主要是西南风和西风的切变。

另外蒙老将指正,在700hpa层面,一般不作切变线分析,而在更低的层面分析切变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4:56 , Processed in 0.0285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