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0627
收起左侧

[学习交流] li之心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来不想对这件事发表看法的,我对那边领导层之间的瓜葛不甚了解。我所看到的是,对TYLT最具热情的两位版主,却因为那边的“热情不够”,而选择了离开。
        或许有体制的原因,或许有误会的成分,也许还有“淡季综合症”的因素,也有人会怪责两位总版主。在我看来,其实两位老总并没有什么值得怪责的地方。事实上,当你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当你需要踏出社会,养家糊口,甚至还在校园,但被导师施加压力的时候,兴趣爱好往往只能排在工作的后面,大家以后就能够理解。

        归根到底,大家对论坛的定位不同才是导致矛盾出现的原因。将版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L版和A版也对气象事业怀有满腔的热情。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正如g版说的,“确实是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去经营这个事业”,我就是属于后一类人~~。即使是当初有着满腔热情的g版,当离开校园,面对忙碌的工作时,可能也变为后一类人,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大家都因为这个爱好而相识,如果因为追求不同,而发展成”敌对“关系,实在是大可不必。两个论坛之间的竞争是难免的,但更多的,应该是具有不同的定位和需求。
       对于CMF的定位和发展,老将可要花一番心思了。或者就我现在看来,TYLT更适合一般大众爱好者,而CMF更适合”发烧友“多点,当然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得靠老将了。如何利用”非官方“的优势,开发出一些能吸引气象迷的产品,或者是老将说的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产品,这显然是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如果仅仅是分出了一个论坛,把原来TYLT的核心团体拆成”敌对“的两半,然后两边各自在各自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分析,那就等于倒退到TYLT还未开化,往往一个TC多个帖子的年代了~~~,这肯定不是将总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所有气象爱好者所希望看到的。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wnraul 于 2008-4-8 11:20 发表
我本来不想对这件事发表看法的,我对那边领导层之间的瓜葛不甚了解。我所看到的是,对TYLT最具热情的两位版主,却因为那边的“热情不够”,而选择了离开。
        或许有体制的原因,或许有误会的成分,也许还有“ ...

难得见到 cwnraul  显示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才华,赞!

就像我前面说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我补充一下供参考:

1.气象爱好是对一门科学的兴趣,CMF的定位、管理和会员组成,面向科学爱好者。

在我的观点中,气象论坛是公益科学类型的论坛,不是娱乐性质的论坛,虽然综合区是肯定必需的。

TYBBS在我“揭竿起义”之前,业余会员能找几本理论看看的,是极少的几位。这里必须分两部分会员:一部分是老会员,一部分是当时综合区聚集的新会员,这样才能准确的看出问题所在,新会员没理论基础是正常的,老会员就可以追寻到历史原理所在。

那么,没有系统理论支持,所谓的“气象爱好”,发展是缓慢的,甚至可以认为比到娱乐性论坛灌水更无聊。

但当我的计划实施了一半,气象爱好者的理论水平初见成效,我再想按计划和时代要求向前迈进一步,却发现按官方论坛的体制已经寸步难行,单凭这一点,如果是你,是否选择另谋出路?

中华民族自古就关心气象和气候变化,这个就不用说。我更发现,邻居一位大叔,以前是农民,单看云图,能准确指出副高、黄河气旋、低涡等等系统,并知道各系统的成因、路线和季节特征,某些方面的水平不在我之下,甚至由于多年劳动经验,有些已经超出我的水平,只是少了几个专业名词而已。他说多年来,他每天只看下CCTV的天气预报云图就知道天气趋势了。我们这些年轻的所谓爱好者,是否汗颜?

而这也看出,中华民族并不是对气象漠然,而是随着“向钱看”,气象爱好者被社会抛弃,官方也没有作为公益科学而正确扶持。但是,民间的零散分布,是可以聚集能量的。

“发烧友”的定义,是冒险追风那种,这是我不主张的。我们的理念,除了爱好气象这门科学,并学以致用之外,是提高气象爱好者的社会地位,改变国人的眼光,并普及薄弱的防灾意识。




2.失望的不只是两位主力版主,至少除了我还有3位,而且还有不少观望态度或理念相同的优秀会员在这边建设。由于当时我主张不能完全放弃TYBBS,最后导致一位版主还要“陪上一年”,不过想想也好。

3.最低最低的限度,CMF能在TYBBS万一发生意外变故时,为气象爱好者网络交流和聚集提供退路,也至少能因竞争而促进成熟。




还有许多因素,就不一一列举了,见仁见智。我和相同理念的网友,会将计划一步步实现,看到结果时大家就清楚了。

之前不少网友不是认为民间气象论坛没法发展吗?但我们在网络封锁的免费论坛上,用短短一月的时间,依然冲出一条难以小觎的出路。这又说明什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 一直想看看L的具体想法 现在看到了 无言。。
一直想要感谢L 在那边你是给我加威望最多的斑竹了 谢谢 你是一个心地相当善良的人
昨天看到了将版发在综合的文章 有点煽情啊  那首歌象当年我离开校园兄弟间彼此交代的那样
很多事情 角度不同 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 那个时候 L越权的事情 L根本没有必要做什么自我检讨 我说过做事情要粗线条 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事情 搞得细了 会很难受 尤其是感情比较充沛的个体 往往会生出许多东西来 曾经我就吃过这样亏
老将说我到气象论坛时间不长 的确如此 不过有些东西大概是有共性的 曾经目睹好多论坛最终走向毁灭 也见过飞黄腾达的 我相信台风论坛经历的只是成长中的烦恼 毕竟发展至尽遇到问题也是应该的
我相信两个论坛一定都会越来越好 今天仔细看下 相关构架还是互补大于冲突 其实这本是一件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的美事 。。。
所以 一个既不是台风论坛中坚力量也不是CMF中坚力量的普通人 在我眼中 一切都会美好(这句似乎是废话)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9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帖子很久了,一直有种很复杂的感情,今晚有点空,终也想说点什么……

看得出来,大家都在回避一个问题:前台风论坛管理团队的分裂。很感动,在分道扬镳之后,在心存怨怼之际,仍不愿伤害曾经的朋友。CMF的核心管理团队,都曾经和如今已是竞争对手的其他战友为台风论坛的发展不懈努力,但最终大家还是走到互相说不的这一步,的确唏嘘。

从今天回想才能看到,台风论坛管理团队的分裂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注定了,远在所有人都没考虑到之时就注定了,远在官方论坛本身缺陷的暴露之前就注定了。为什么?

我想先问一个问题,请大家扪心自问:

假设一切的错,全在于台风所对论坛的不重视,在于官方的不作为,那么为什么各位离开的时候,会对管理团队的某些成员相当不满?管理团队中的任何人可都不是台风所的人,假设是对官方不满,气不会撒到他们头上。

继续问:如果台风论坛的带头人未尽职责(这个带头人说起来好听,其实在官方论坛根本和一般版主的权力没什么两样,根本不意味着站长的地位),那么当大多数管理人员,一大群版主都要求他们下台的时候,台风所的管理员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

答案是他肯定会答应。而实际上这连提也没有提。

现在大家再回头看我前面的话:为什么我说很久之前就注定了?

其实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台风论坛的共同工作,是我们大家为建设好一个论坛进行的一次尝试,为此大家组成了一个管理团队,推选出领袖。团队的分裂,是这次尝试的重大挫折。大家想想:两年之前,当暴台事件得到解决后,有谁想到今天祸起萧墙?这一切,到底是不是仅仅因为个人对气象到底是业余事业还是业余兴趣这个认知的不同?这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教训?

我想起皇帝的新装。也许上面的问题都比较尖锐,但这毕竟是经验教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台风论坛管理团队积弊已久,这颗有毒的种子也许很久很久以前就种下了,到今天终于积重难返。这一点不能指责任何个人的道德问题,就像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只有错误的管理,没有劣质的员工。而台风论坛的管理,从来不依靠某个站长的绝对权威,相当一种十分默契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有共同的气象爱好这个基础,有尽皆为了论坛着想的共同动机,但终究不免劳燕分飞,甚至在离别之前夕,竟谁也不愿意预先开诚布公地申明立场,而至土崩瓦解得没有一丝挽回的余地,昔日的感情甚至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次分手之前就愿意进行的坦诚对话。

这是不是仅仅由于对气象个人定位为闲聊或者事业的不同或者仅仅由于官方的失职?单纯这些究竟足不足以造成沉重的积怨?我看得到对台风论坛的恨,恨台风论坛恨的是什么,恨的到底是谁,台风论坛为什么会导致如此深重的敌意,都是必须思考而且必须面对的问题。毕竟,台风论坛本身只是一台服务器上的一个程序。否则,难保他日不重蹈覆辙。

老将曾说激励机制的重要,但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论坛上不少人的好帖从不缺乏精神奖励,他们也不是为了物质利益才参与论坛甚至想永远呆在因特网的角落而不涉及物质,但热情终究亦渐死灭。这到底是可避免或者不可避免,如果可避免该怎么办,如果不可避免又该怎么办,都是CMF管理团队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各位建立CMF,就是为了另找出路,CMF拥有一个有经验的核心管理团队,一定能够像当年的台风论坛一样发展起来,这点我毫不怀疑。只不过,我们所有人在台风论坛迅速发展的时期都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这个管理团队存在重大缺陷,终有一天会疲惫不堪,难以为继。论坛发展初期,规模事小,一切皆易,当CMF未来发展壮大,或者开始以气象爱好者协会的形式和现实接轨时,不可避免地会像台风论坛一样,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可能异常棘手,甚至可能来自内部。

很迟了,要睡觉了。不吐不快吧。

也许我能自己标榜为“忠言逆耳”,算是对朋友们的寄语,一路走好,祝福你们。老将说得很好,星星点灯,我们个人本就渺小,做事但求对得起自己,也就足够了,也许真的不必太过计较结果。年轻的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结果发现被改变的总是我们自己。

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走到一起,我从未忘记有人在等待着。虽然,不是现在。

去掉我这个超级版主的头衔吧,我现在并没有参与CMF的建设工作,受之有愧。暂且,以一个平民的身份聊天吹水,也不啻是场乐事。直到可能的那一天,我愿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想当版主并且有资格当版主的那一天。

晚安。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9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看问题确实比一般人更深一层,赞一下。

其实在我看来,暴台事件在当时的进程和环境下也是必然的,迟早的问题而已,对吗?

天涯有没发觉,走的都是在台风论坛上除了几位老版主之外,威望最高,热情最好,水平进步最快,性格最稳定的版主?你顺着这条线思考一下,就发现另一个隐藏的因素了。哈哈,以天涯的素质,可能看到这里已经发现了。当然这不是主因,但这是催化剂。

这次的“必然”,我认为从气象爱好者的总体发展上和大局上来看,都是有利的。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台风论坛几个一直久拖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却在这几天解决好了。

而也可以看到,CMF这边的主力会员,理论水平的进步速度,不是台风论坛可以比的。为什么呢?就是一本书的意义和其扩散作用。

这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因素——浪费多少人力才累积起来的流量?这使我的劳动变得毫无价值,偏偏我这人不会做无意义的动作。

当然临走之前,我想过是否将奖励用在台风论坛,当初一开始也其实只是想两边“通用”,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最后的决定是:主体不急,你急什么?

呵呵,对我来说,表面上或许看不出不出多少,那几天却是个漫长的时间。

天下没不散的宴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谁也别想避开这个过程。

有教训才能成熟,动荡意味着质的飞跃。

大家觉得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只要自己现在认为正确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9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漏一件事。

“老将曾说激励机制的重要,但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论坛上不少人的好帖从不缺乏精神奖励,他们也不是为了物质利益才参与论坛甚至想永远呆在因特网的角落而不涉及物质,但热情终究亦渐死灭。这到底是可避免或者不可避免,如果可避免该怎么办,如果不可避免又该怎么办,都是CMF管理团队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希望台风论坛那边的网友看到也加以思考。涉及气象爱好者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我之所以有“协会”的想法,这是重要因素。

另外,建议台风论坛作为官方论坛,应该注重气候和防灾方面的建设,这才是实质性的东西。

气候是环流的基础,也是目前关心暖化的必要知识,而且简单好学。防灾是“学以致用”。

有时想想,如果同样一次自然灾害,日本和中国的伤亡比例是1:100,那么在恶劣的环境下,到底是那个人种生存下来?

当然,这个伤亡比例是保守了,而且还有其他能够导致数字正反馈的因素。但居然连我自己想起这种事情也遥不可及——温煮青蛙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我不多说了,只有一句忠告:看清自己比看清别人更重要,否则台风论坛的今天可能就是CMF的明天。

再见。珍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9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野 于 2008-4-19 10:45 发表
别的我不多说了,只有一句忠告:看清自己比看清别人更重要,否则台风论坛的今天可能就是CMF的明天。

再见。珍重。


天涯珍重,有空过来客串。
发表于 2008-4-2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台风论坛不是很了解,因为在我们这里很少有人谈台风,更多的是关注沙尘暴。也更不清楚论坛的运作模式。只是你的伤心也让我有些伤感。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与谋。毕竟那不是生活的全部,觉得哪能里适合自己,就扎根哪里。还有我们论坛的管理员或版主大部分人都是广东人,论坛的贴子也以台风和南方的天气为主,是不是有些北方的会员在交流上会有些不方便。建议多增加一些北方的相关贴子。

[ 本帖最后由 yanjingshe 于 2008-4-20 14:44 编辑 ]
发表于 2008-4-2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jingshe 于 2008-4-20 14:14 发表
还有我们论坛的管理员或版主大部分人都是广东人,论坛的贴子也以台风和南方的天气为主,是不是有些北方的会员在交流上会有些不方便。建议多增加一些北方的相关贴子。 ...

是啊,目前都是广东或沿海的居多,有位华中的知名气象网友,因为网络问题,总登录不了这论坛,正在找代理方法,而有几位东北的网友,可能还不知有这论坛。

随着论坛的发展,会有好转的,我们会尽力留意,只是对北方天气了解不多, yanjingshe老师多多指导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5:19 , Processed in 0.0204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