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提示  小贴士:百家前沿版文章,只代表作者的探索和观点,未必符合主流科学,请注意鉴别

楼主: tocom
收起左侧

[气象辩论] 人造全球暖化的骗局是怎么一回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克顿 于 2008-12-16 17:13 发表
北极冰盖贴图


请你注意我方的论点:“北极冰盖已经连续两年回升”。回升的意思是,冰盖面积比去年同期要高。去年的冰盖情况数据来源,贴主原文里面有链接,请你自己认真找一下。今年的北极冰盖最低点继续同比增加:2008年的北极海冰融化季节结束。今年北极海冰面积的最低点比去年增加了39万平方公里,或9.4%!媒体和官僚机构们却在继续北极海冰面积融化到了创纪录低点的谎言

媒体要么不报道这个事实,要么扭曲报道。可惜的是,北极冰盖不会只因为媒体的行骗就乖乖地听话。

北极冰盖的问题,可以说是AGW鼓吹者的最后避难所。本来,全球暖化与否,最权威,最准确的数据,是全球卫星测温。卫星测温显示至少8年以来全球温度没有上升。AGW鼓吹者于是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到北极冰盖的问题上。要知道,北极冰盖与温度之间,是由一个数年的滞后关系的。

更何况,北极一地的“气象”根本不能证明全球的状况。就在前些年北极冰盖降低的时候,南极洲的温度却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有所降低,南极洲的冰雪层在加厚。不符合AGW的事实就是这样地被故意忽略。资料链接在贴主的原文里面有,这个链接更加清楚: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 ... full/nature710.html

[ 本帖最后由 tocom 于 2008-12-17 15: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克顿 于 2008-12-16 17:25 发表
前几天俄罗斯西部爆出历史上最高的正距平15-20度~~
不知楼主作何感想?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的感想之一是,人们太容易受骗上当了。俄罗斯西部的某月气温比去年突然升高15-20度。这可能吗?不可能。这是明显的数据错误。在网上博客们纷纷指出这个错误以后,美国宇航局才被迫地、已经正式地,更正了这个数据错误:

http://www.climateaudit.org/?p=4332

我的感想之二,堂堂宇航局的温度采集质量控制就是这样的糟糕。这样的明显错误,只要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就可以报警,让人来检查。宇航局却没有做到,却要有网上博客们帮他们指出来。就是这样不合格的质量控制,问题百出的历史温度数据,竟然要被用来作为全球暖化的证据,被政客们用来制定高于万亿美元的政府强制性经济政策,控制,摧毁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的感想之三,是媒体的公然行骗。证据就是贴主这样被骗了还不知的。错误的数据出来,媒体不假思索地大肆炒作;后来更正的数据,要么是不报道,要么是低调报道,致使很多人只看到前面的炒作报道。这样的一来一去,可怜的受众,被错误数据的歇斯底里逼疯也是可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m.hp 于 2008-12-16 17:53 发表

首先,接受LZ的批评指正:)
          LZ说的有道理,的确“气象”和“气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气候一般指某个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既反应平均也反应极端情况,是大气综合状态的统计 ...
    因此我们不能抵触人家提出和当代科学相反的观点


感谢贴主的好言好语。但是唯独这一点不能认同,AGW根本没有科学界的共识。AGW基本上是由媒体和部分“科学家”、政客共同炒作出来的。所谓科学界的共识真是一个笑话。同时,这个谎言是他们制造出来企图压制不同意见的一个手段而已。详细论据请看本人原文的11大骗局之一: “不存在的科学界共识”

[ 本帖最后由 tocom 于 2008-12-17 15: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udy 于 2008-12-17 00:11 发表
楼主说得也有些道理,可以纠正一些过于强调AGW的偏见,但是过犹不及.从哲学上说,人类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目前危害不大就放松警惕,很多大的灾害就潜伏在目前看不起眼甚至看不到的地方,有通过"无"才会起作用.
    ...


什么危害?没有被证明的东西,能被称为危害吗?前面说过,温室效应本身是地球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自然因子。所谓人造CO2->温室效应->耸人听闻的危害,其唯一的证据是一堆可以任意调整参数的电脑程序。这些都不是科学上的证明。


从近百年数据探测来看,全球变暖毕竟是一个事实


首先,长期的,基于地面温度测量的数据严重不准。

其次,以美国的百年温度数据为例,一百年以来温度最高的十个年度,竟然有4个是在30年代:1934, 1931, 1938 and 1939: http://wattsupwiththat.com/2007/ ... r-on-record-in-usa/。既然如此,又如何声称有百年变暖的趋势?

最后,19世纪后期是公认的“小冰川纪”,与那时的温度比,当然会上升,这是一件好事。

对多数民众来讲,有些说法他们未必理解,不如用最简单的办法让他们作出明智的选择.


你这话听起来与戈培尔的宣传哲学差不多。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不惜夸大、说谎。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2ming 于 2008-12-17 01:09 发表

1、不需要往最极端的方向去理解,如果你承认环境也是有价,并且可以与工业成果进行权衡比较的话,若对人类污染活动加以限制能换取更大的价值,那有何乐而不为?


CO2是污染物?请先证明。

2、SO2是空气污染物这点早就为人熟知,这与它本身是否温室气体无关,不能说《京都议定书》里没有SO2就是AGW的罪过,它对变暖有没有贡献还有待检验。


我没有说SO2是温室气体呀,也没有说有人不承认SO2是污染呀。说的是环保的“注意力”被CO2大大分散了。

关于站点的选取,反AGW人士有没有掌握全球到底有多少“违规站点”,最起码找两个个例出来“以偏概全”就行不通了。如老将所言,反AGW存在为本方立论选取站点的倾向,如果城市化的站点不合格,那我也不明白什么站点才算合格。你现在郊外找一个自以为合格的站点,说不定过两年就自打嘴巴。


请你仔细读原文,根本不是几个站点的问题。美国的站点已经调查数百个。多数不合格。我原文里面有链接。

再有,热岛效应难道就不叫“人造全球暖化”?


不叫。

4、问题的焦点其实是CO2等温室气体是否真的能造成全球暖化,能有多大的影响?很遗憾的是,文章作者并未有深入的论述,打出好几处比方来说明CO2含量不高并不能说明它就不能引起全球暖化。


这个要由立论方负责证明。我花了不少篇幅说明,这个说法,仅仅依靠电脑模型,是没有证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将臣 于 2008-12-17 01:58 发表

但是,该图片显示1960年以来该站点的年均气温明显上升,而文中却说“原始温度数据显示100年来气温反而在下降”。


说的是百年以来的大趋势。

——原因是:取了一个不知为何所取数据上,对19世纪世纪末20世纪初大型火山爆发沉积后,太阳辐射增强时气温反应十分剧烈的站点来做例子,结果年均气温极大值和极小值,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50多年间,既然相差5C以上。


你如何知道“太阳辐射增强时气温反应十分剧烈的站点”?原文说的站点质量.按照美国的官方站点质量标准,该站点非常非常好.

你的第3点“你们看到的温度历史曲线根本不是实际数据”中提供的“根据另外三大温度数据组织的数据,绘制出来的10年以来温度变化曲线”图,先不评论数据的合理性,但竟用月均温度线来说明10年尺度的温度变化,那也算了,还可以看出距平上的波峰是逐渐密集的,而文中却说“全球温度不但没有上升,而且还在下降”。


用月均温度线有何不对?这里说的是图中拟合的几条趋势线。可以看出来有几条是趋势向下的.

——原因是:拿了强厄尔尼诺的1998年来比较。


恩,你这是说1998年的高温不是CO2 造成的了?AGW分子不是这样说的。

哪个时期制造的CO2多呢?其他气候因子的作用呢?


1935-1975年冷化时期.CO2多呀.

1998到目前的11年间气温却没有上升”结论从哪里来的?2008年还未结束吧?取著名暖年98年年均温距平和08年1-11月平均气温距平,这样做比较?


11年间气温却没有上升”结论,见上面对拟合图的说明.2008年到五月份,不是大问题,因为该图不是比较年均温,是月均温.没有误导.

你的这个回帖水平高.希望多看到:)

[ 本帖最后由 tocom 于 2008-12-17 16: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udy 于 2008-12-17 11:21 发表
凡事不能看法过偏,变暖是事实,近10年变暖趋缓也有迹可寻.

CO2的影响是不是决定性的?谁也不能断言.但保护环境仍然刻不容缓


1935-1975年变冷也是同样的事实.1934年比1998年还热也是事实.

CO2的影响是不是决定性的还不知道, 就来限制CO2了?工业停滞,那是万亿美元的损失,更不要说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发表于 2008-12-1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看你提供的图片,该站点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50多年间,既然相差5C以上,而所谓“不合格”站点那个图片,反而未达到这个差距。到底是哪个“不合格”了?

其他图片类似,仔细看看。

另外,月均温度是不可以说明10年尺度的气温变化的,必须用年均温度,因为月均温度曲线是振荡剧烈的,10年能上升多少?所以只能看到一条振荡的曲线。


CO2是人类和动物的代谢产物,在生物意义上,称为污染物没错。

而人为增加的CO2,涉及大量燃烧储蓄多年的化石燃料,这是碳平衡的问题,

别总说CO2浓度过度增加没明显作用,问题是CO2填塞了水汽剩下的大气窗口,并导致多种反馈,所以才叫温室气体,就像热水瓶和一个盖子。

所以,任何角度,CO2在过度增长时,是污染物。

反对变暖者,本来说太阳辐射等外界因子是主导,本来是没错的,只是各气候因子不同强度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影响的争论而已。

但硬是试图推翻温室气体失衡时,可以导致人为变暖的实际表现,从而制造一堆自相矛盾的论说,没必要了。一方面说系统复杂,一方面推翻温室气体的因子。按这种思路,食品中,PH5以下,苯甲酸钠含量500PPM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生长,那么,苯甲酸钠含量500PPM是不用考虑的?
发表于 2008-12-1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问楼主一个问题,全球有没有变暖?
根据所有官方的数据,近数十年全球变暖的趋势是的确存在的。如果楼主认为全球变暖的数据都是伪造骗人的,那么这个话题就好难达到某种共识,因为大家对这个讨论所依存的基本事实依据就存在分歧

第二个问题,就是“科学的共识”,我认同楼主的是,的确还没有达到“共识”的地步,只是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
按照联合国的说法,全球变暖“很有可能”是人类造成的。一般认为,人肯定是一个因素,只是这个因素贡献有多大。

我不太认同把CO2称为污染物,它跟SO2这种污染物相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像CO2这种温室气体,对全球的气温的影响是存在的。据统计,目前CO2浓度达到377ppmv,可能是42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难度这个真的什么影响都没有?
CO2不是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甚至也谈不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如果CO2这个值到达了某种极端,威胁肯定是存在的。


第三个问题,我上一贴就已经说过,这个课题要完全达到科学共识恐怕短期内不能实现。所以关键是人类应该怎么对待。
继续肆意排放温室气体,现在很爽,但“可能”将导致危机,(没有达到共识,所以这个危机不是100%出现,但也不是0%)
就是看你怎么抉择了
发表于 2008-12-1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帖楼主和各位网友颇为付出时间,能在世纪气象力争群英这么多回合,并不脱离相关依据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本帖加为精华1,其他网友的回复,版主资深未评分的,我会逐渐补上。

个人建议:
重点应该搞清楚气候因子不同强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表现。

在长尺度下,太阳辐射等外界因子是主导,但短尺度下,某个气候因子的极端发展,可以导致失衡而气候变迁,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

对外界因子,人类无能为力,比如,突然进入大冰期的冷期。

人类能做的,是将自然平衡的人为破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不要超越系统的承受能力。

另外,不能认为,气温上升就年年上升,海冰减少就年年减少,这样才是简化了。

其实“变冷说”一直都在说,但发展到现在滋生太多谬论。而“变暖说”,一直都没有说100%肯定,因为科学上,没有100%的概念。

PS.
细菌生长曲线,有个衰退期,就是因为极端生长后,其产物浓度和产热所导致的,而在共生生物群落中,因为平衡的维持,系统得以长久生存,直到外界因子恶化导致平衡崩溃。

人类的智力,是有优势,但也有劣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5:15 , Processed in 0.0219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